十月的天空
(October Sky)

歷史上的今天:1957年10月4日,蘇聯發射史波尼克一號(Sputnik I)衛星成功,這是
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。從此揭開了波瀾壯闊的太空時代序幕...

□ 電影:

記得第一次去看這部片時正好是高三,那個英文老師口中所謂的「慘綠年代」。基
本上,生活是被黑板右上角那每天更動的粉筆數字所制約。數字一天天減少,而要
寫的題庫及模擬考卷卻越來越多。人生唯一的目標,就是上大學、上大學、上大學。
眼前一切的煩悶不安及煎熬,都是為了將來更「美好」的四年。

快忘了為什麼要如此堅持。
很幸運地,公民老師在一次大考後,實踐承諾帶全班去西門町看電影,而且老師指
名這部片。不太記得當時初觀賞的感受了,只記得,事後和Enrico討論了很多,大
部份是感嘆這樣開放的教育方式、這樣勇於「叛逆」的學生,在台灣幾乎不可能的。

從此這部片成了我心目中勵志電影首選。不僅因為類似的理工背景,或是based on
true story,最重要的是,主角Homer Hickam不是像心靈捕手裡的天才一樣天賦異秉,
他有的只是自己所謂一份遺傳自其嚴父的固執。

不知反覆看過多少次了,同樣的畫面,發現我仍會激動地微微顫抖:片尾眾人一起倒
數發射最後的火箭,Homer的父親意外現身;當火箭承載了所有的希望及夢想破空而
昇,父親的手輕輕搭在兒子肩膀。一切盡在無言。

"Sometimes one dream is enough to light up the whole sky."

□ 音樂:

本片的配樂由Mark Isham負責,就是曾以【大河戀】配樂獲葛萊美及奧斯卡提名的
大師。一開頭的/Coalwood/主題可說是貫串全片的主旋律,溫柔抒情而略帶哀傷的
弦樂,讓人很快穿越時光沉浸到1957年,主角所身處的「慘綠年代」。Mark Isham的
音樂像流動的河流般,時而活潑、但主調確是潺潺寧靜而富於詩意的。基本上,這張
配樂的旋律變化不大,大部份都類似/Coalwood/主題的衍生。雖然由於影片中的時
空背景,整部原聲帶也收錄了很多五零年代的搖滾老歌,但我最喜歡的還是Isham的
純配樂。

/Coalwood/
主題旋律,只要聽到一開場的小提琴破題,就很難不掉入主角那段既哀愁又富希望、
矛盾的追夢歲月。

/Sputnik!/
Homer Hickem初見史波尼克衛星劃破夜空的背景音樂。其他鎮民對頭上掠過的衛星
僅當作飯後閒嗑牙的餘興節目,而Homer輕輕說了一聲"wow",從此改變其一生。這
段,便是夢想初萌芽時的甜美豎琴及管弦合奏。

/The Search for Auk 13/
這段描寫Homer和其戰友Quentin一起去尋找失蹤的火箭的片段。從中段開始富節奏
及輕快跳躍動機的旋律,有一種往上漸昇的期待感,最後融合入甜美的豎琴結尾,象
徵歷經漫漫搜尋後的成功喜悅。用來形容"research"心境的音樂,再也沒有比這段
旋律更詩意的了吧?這段旋律和/Coalwood/主題一樣,在片中後來也重覆出現,例
如/Range and Altitude/。

/October Sky/
片尾主題,/Coalwood/的集大成版。人生,說不定就像這首的感覺一樣,淡淡的哀
愁及雲淡風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