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月之際的京都正值炎夏,悶熱的程度不輸台灣。扇子成了許多當地人
或觀光客手中必備的武器。現代大部份人拿的,都是那種好像坊間補習
班發的便宜圓紙扇,實用大於外觀;不過幾百年前的仕女可就講究多了。
京都的手工扇子精美典雅,從平安時代起便是上流貴族文化的象徵,到
了今天依然享譽全日本。我覺得,如果想帶點京都的特產送人,扇子是
很適合送給女生的選擇。
七月之際的京都正值炎夏,悶熱的程度不輸台灣。扇子成了許多當地人
或觀光客手中必備的武器。現代大部份人拿的,都是那種好像坊間補習
班發的便宜圓紙扇,實用大於外觀;不過幾百年前的仕女可就講究多了。
京都的手工扇子精美典雅,從平安時代起便是上流貴族文化的象徵,到
了今天依然享譽全日本。我覺得,如果想帶點京都的特產送人,扇子是
很適合送給女生的選擇。
鴨川畔的京都最是繁華。尤其在四條通與鴨川交會的大橋上,人來人
往。靠東山的橋頭一端,華麗的祇園南座(日本現存最古老、且仍持續
演出中的藝妓劇場)就俯瞰著人潮。人潮中,穿和服走過的男男女女點
綴著,傳統與現代在此毫不突兀地兼容並蓄。
鴨川畔的京都卻也最是清閒。四條通與鴨川交會的大橋旁,有路直下
至川上的堤岸。堤岸將這段鴨川分成了兩部份,靠內的一側水淺流緩,
許多小孩直接光了腳跳上跳下;而我,也入境隨俗,脫了鞋捲起褲管,
坐在堤上享受這盛夏中難得的清涼。
北野天滿宮,牛與梅花之地。
天滿宮在日本就像是中國的孔廟或文昌帝君一樣,它供奉學問之神─菅原
道真。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時代有名的學者,年僅三十三歲便成為文章博
士;傳說他當年遭讒言而被貶謫至九州時,抑鬱之下所寫的詠梅詩,竟驚
動天地,讓京都的梅花都跟著他飛到九州。
菅原道真後來在九州去世。他的學生以牛車運載老師的遺體,沒想到牛車
走到一半就停下不動了。學生們在當地建廟祭祀,這便是天滿宮的由來。
而時至今日,日本各地都有天滿宮奉祀這位大師,也成了考生們在大小考
試時,前往祈願金榜題名、學問高昇的名勝。
京都產的陶瓷器在日本是有名的。來到了三年阪,不能不帶件清水燒
回去。
沿著狹小古意的石階拾級而下,兩邊盡是矮小的老店,令人眼花撩亂
的陶瓷器成堆羅列在屋簷底。隨意闖進一間"松韻堂",殷勤的歐巴桑
走近招呼,不知道待客的熱情、還是一連串的日語,哪個比較令人難
招架?我無奈地用英文解釋我不是日本人。她問我來自哪裡,我則請
教她哪些是用作清酒的酒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