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余,本名余孟勤,哲學系學生,初登場時為研一。
無論從什麼角度看,大余都是這群聯大精英中的佼佼者。他深得師長企重,考
研究院時,先生們是全體投票通過錄取;在同儕間也深具威望,品學兼優,人
人都得豎起姆指「此,我校之千里駒也!」。在茶館的那次聚會,小童介紹大
伙給一年級兩位新生認識,薛令超便說「我們早知道余孟勤。」小童的回答甚
妙:「你們光知道名字。至於這三個字後頭有多少智慧,還夠你知道半天的呢
!」一語道破大余在聯大的地位。
目前分類:未央歌 (6)
- Jun 11 Fri 2004 22:36
【未央歌】人物:大余
- May 28 Fri 2004 22:50
【未央歌】人物:朱石樵
朱石樵,綽號白蓮教,歷史系學生,初登場時為大三。
他是大宴的室友,也常和大宴一起出現。這個朱石樵既有個怪裡怪氣的綽號,
其人也可算上一怪了。倒不是說他個性不好相處,而是他那種特立獨行的學究
氣息,在聯大眾多英才濟濟的登場人物中,也是少見的了。
朱石樵是書中第三個名字出現的主要角色(第一和第二出現的是沈氏姐妹),在
書裡面登場的時間很早,但縱觀全篇,對他的描寫卻不多。尤其是到了後半部
份,可能作者專心處理藺余伍童四主角群的關係,朱石樵和大宴等人的戲份就
大大消減了。這是我覺得比較美中不足之處。
- May 16 Sun 2004 22:43
【未央歌】人物:凌希慧
凌希慧,外文系學生,初登場時為大三。
無疑地,凌希慧是鋒芒畢露,不論在才幹上或個性上。我們看作者怎麼描述她
的登場:
「這時門上一響,不等回答進來了一個人,身形瘦瘦的,短短的頭髮,布衣裳,
可是一片聰明神氣就從兩個眸子裏向人逼射出來。」(P.67)
這個場景本來是伍寶笙、史宣文等一群女生聚在寢室裡玩牌兼閒聊。精明的凌
希慧,靠著橋牌這遊戲在書中第一次小露她的才華。原本史宣文和伍寶笙對家
搭的,先前輸了一場,凌希慧換下伍寶笙後,出手便見不凡。原本對手的沈氏
姐妹還沒留神在聊八卦閒嗑牙呢:
- May 15 Sat 2004 22:30
【未央歌】人物:大宴
大宴,本名宴取中,心理系學生,初登場時為大三。
大宴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人物。他是小童的密友,年紀上又較小童長,一開始便
顯出他那種穩重又敦厚的學長風範(尤其對比了鬼靈精的小童)。相較於書中四
位突出的主角群,大宴在書中扮演一種中性的"旁觀者"的角色,藉由他的觀察
及想法,來襯托大余和小童的各領風華,給我們另一種切入的角度。
也許大宴不像大余這樣英姿煥發、具領袖才幹,但要辯起學問思想,大宴的見
地未必輸給辯才滔滔的大余;大宴或許不像小童那樣在同儕及異性朋友間出盡
風頭,但只有他沉穩與寬闊的包容力,是除了伍寶笙外,唯一能服了桀驁的小
童的人。
- May 15 Sat 2004 22:26
【未央歌】一首同名的歌曲
黃舒駿有首以未央歌為題的歌曲,滿能作為對於這本書的題解
好像是八零年代的老歌了
唱出了未央歌讀者的心聲
聽說也有人是聽了黃舒駿的歌才有興趣去翻綠皮書的
歌詞如下,不妨想辦法弄到mp3來聽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