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3px-Serpiente_alquimica.jpg

前幾天有一則國際新聞,主角是英國一隻笨到極點的可憐蛇 -- 什麼?你說這怎麼是國際
新聞?別鬧了,你不知道台灣人對什麼G20或是哥本哈根協議之類的正經事沒什麼興趣的
嗎?台灣媒體的「國際新聞」是指一些越稀奇古怪越好的外國花邊趣譚。總之,這條新聞
大意是這樣的:

英國西蘇塞克斯郡有一條一公尺的寵物蛇,誤以為自己的尾巴是另一條蛇,張口就咬上
去,死不肯放,後來當它發現原來咬到的是自己的尾巴時,因為牙齒卡住尾巴,結果整
個身體就成一個圓圈狀;幸好這條糊塗蛇的主人及早發現,趕快將牠送醫,醫師表示,
還好尾巴還沒進到胃裡,所以這條傻蛇,幸運地保住了自己的尾巴。 (摘自中廣新聞網)

好了,看來這條蛇還滿倒楣的,不但尾巴傷了還得被人罵笨。以後可能又多了一句成語形
容咎由自取叫「英國蠢蛇」,這可比「三隻小豬」還要有意思多了。

不過我倒要為這條蛇說話:它可能正在示範一個偉大的古老符號!我那天看到這則消息,
當下一個想法乍現驚嘆 -- 原來這東西真有其事!

銜尾蛇 (Ouroboros,或譯為咬尾蛇) 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符號。其形象就如圖片所示,是
一隻蛇 (或龍) 吞咬自己的尾巴,形成一個圓圈狀或是扭曲成阿拉伯數字「8」字型。這個
名詞是由希臘文而來,意思是「吞尾者」(Tail-devourer) 或是「自吞者」(Self-devourer)。
這個形象是最古老的神話及宗教符號之一,西方的傳統可追溯至西元前一千多年的古埃及,
後來傳至腓尼基、希臘等文明;而在古印度、中美洲阿茲提克文明,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
的紅山文化,也有類似的文物出土。

銜尾蛇在不同的時代或文化脈絡下有不同的意義;最通常的詮釋是象徵「自我參照」及「
無限循環」。銜尾蛇既是對立,但又不完全對抗,在自我毀滅中又隨即不斷自我重生,和
西方神話中的火鳳凰 (phoenix) 形象類似,所以是一種處於圓滿狀態的無窮無盡。因此,
有些文化或宗教觀中甚至把此種形象視為世界本身。

你可能會覺得這種無限循環的形象有點眼熟 -- 對了,數學上代表「無限大」的符號 ∞,其
概念就和銜尾蛇有關連。∞ 符號在現代數學上的應用,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華利斯 (John Wallis,
1616-1703) 在1655年出版的著作 Arithmetica Infinitorum 中首次使用。也許銜尾蛇的
傳統就影響了後來的 ∞ 符號。

另外,在化學上銜尾蛇也是大有來頭的。記得以前高中上到有機化學時,有個很有趣又是必
考重點的「龜甲」就會出現 -- 六角的苯環 (Benzene) 。發現苯環結構的德國化學家庫凱勒
(Friedrich August Kekulé, 1829-1896) 曾自述,他在苦思不得這種碳氫化合物的結構
時,有天作夢夢見一條首尾相連的蛇,給他靈感提出苯環的模型。

800px-Benzene_3_structures_svg.png

不知道那則新聞的主人看到他的寶貝蛇如此以身示範,有沒有悟出什麼大道理?不然,這條
可憐的蛇只落得一個蠢名罷了,生不逢辰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