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obersky-msn.JPG  

        

在宇覺坊Facebook網站上,看到了如下的轉貼留言:



「我是個國二生 最近開始對宇宙學有興趣 翻了書店裡有關地球科學和

天文學的書籍後發現很多不懂的地方 想請教各位^^1.何謂"史瓦西半徑"?

2."廣義相對論"的定​義是甚麼? 3."電漿"是指離子的甚麼狀態(有分狀態嗎)?

4.​"吸積盤"如何形成?5."噴流"是黑洞才有的嗎?可以的話請解​釋白話一點~~

謝謝各位 =)」

 

全是大哉問焉。我不知該鼓勵這位國中生、一五一十地逐條跟他解釋,或是乾脆就給他個讚算了。
顯然那些書籍裡的解釋不能讓他滿意,我也愛莫能助。我卻聯想到一個天文科普 -- 或說是天文教
育 -- 的基本問題:我們啟發了怎樣的「天文人」?

先說另一個故事。我在大學天文社時有位很熱心的大一學弟,他也很喜歡談黑洞、大霹靂、宇宙論
之類的主題,諸如牛頓雜誌一類的科普刊物是他對這些議題主要的涉獵來源。天文社每周都有固定
社課時間,於是我們也排了些相關的社課,不過大部分的主講都由我們這些大二幹部、或大三以上
的「退休」學長姐上陣。我當時就隱約有些擔心:這些題目都是頗前沿且抽象的研究課題,若真的
要有初步理解,那非得有些近代物理甚至數學的底子,否則只不過像談玄一樣 -- 連大學教授來講
這些題目都不見得能讓門外漢瞭解了,更何況是我們,夸夸而談這些說不定自己都不太懂的東西?

科普經常被定義為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科學知識」。實際從事過科普工作者,應該能夠明白這
其實是件多麼困難的事。很多時候,其實是淪陷在用一個名詞解釋另一個名詞的處境。表面上看起
來好像解釋了什麼東西,實際上只是引出更多疑惑 -- 而且原本的疑惑還是沒真正解決。

我擔心那位天文社學弟 (而且他還不是孤例,我後來遇到很多類似的人),他對天文的興趣,是建立
在黑洞、宇宙論之類充斥著很炫 (玄?) 名詞的課題的基礎上 -- 這樣的動機會不會讓他對天文的探
索,最終只淪為在抽象詞彙間打轉的清談活動?上述的案主,一位國二、一位大一,聽到他們說對
黑洞有興趣,我只會微微一笑不予置評;反之,若今天是一位唸過大學近物及相對論的人說他對黑
洞有興趣,我才會真的相信他是認真的。

我並沒有對高能天文物理或宇宙學輕視之意;從事上述領域的學者,若能以老嫗能解的語言從事科
普,我認為更加難能可貴、值得喝采。我只是以為,對天文的入門興趣不該建立在一些空泛的詞彙
上。最新的東西,不見得是最好的東西;最前沿的研究,不見得適合放在最前頭啟蒙。比較實際的
作法,應該是直接把人拖到戶外,親身體驗頭上那片天空一夜的斗轉星移;再者,問問他們為什麼
相信是地球繞太陽轉?(別跟我回答因為課本是這樣教的...) 我想,這才是天文、甚至宇宙學,最
根源且實在的感動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