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與新聞/科學教育的困窮

◎ 楊照 (原文刊於聯合報副刊)

科學真的不是萬能的,而科學能做什麼、不能做什麼,應該是最基礎的科學教育應該儘量清楚明白教會大家的。

科學在整理既存的資料上,有其強大的成就,尤其是整理出各個變數之間可能的邏輯關係,幫助我們理解因果來龍去脈,有因則有果,有果必有因,如此,我們就能免於許多有果無因的迷信,也就能免於許多有因不會有果的僥倖想像。

相對地,在預測未來上,科學有其巨大的盲點。基本上建立在歸納法原則上的科學,不可能準確預測未來出現過去從未出現過的事物。

當人類經驗中看到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,依照科學歸納,結論只能是:「天鵝都是白的。」卻不可能預測未來會還是不會出現黑天鵝,也沒辦法準確地推論這個世界上到底有還是沒有黑天鵝。這是科學,這是科學的謹慎精神,這也是科學最有價值的地方。

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超大雨量,造成了巨大災害。災害部分的根源,就在大家都沒有預期到大水會來得那麼大、那麼兇。這是我們過去經驗裡不曾存在過的事,五十年前「八七」水災有過經驗的人早已多半不在,更何況這次的水量還高於「八七」。誰都沒有辦法以既有的經驗推斷預想這次會臨頭的災難形式。

氣象局也一樣。他們只能用過去歸納出的資料,在過去曾有的降雨量尺度上評估、預測。他們以「天鵝都是白色」的基本前提進行推想,自然不會準確預計到一隻黑天鵝的出現。

這是錯誤嗎?從預測與結果的落差看,當然是錯誤,然而檢驗錯誤發生的原因,一部分是氣象局人員的責任,更大一部分恐怕是科學方法內在力量造成的吧!看到災難慘狀,將憤怒發洩在氣象人員身上是一回事,要從這個事件本身得到未來教訓,是另一回事。

關於科學知識的本質,關於科學能做什麼,尤其是科學不能做什麼,我們的教育內容一向不夠,而且有嚴重偏差。大家每天依賴氣象資料,但對於氣象知識的來源與道理,卻都不關心,也沒興趣理解。那麼多人想像氣象應該可以準確預報所有天氣變化,過度依賴其實不可能做到那麼準確的知識,因而失去了應有的警覺心。換句話說,科學教育的困窮應該也要為這次災難負相當責任吧!

【2009/08/12 聯合報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