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龍應台【原文刊於2007/09/17 聯合報】

有一天,和一群來香港留學的德國大學生聊天,剛好是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問題正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──民進黨政府試圖在教科書裡進行所謂「去中國化」,反對者則抗議紛紛。我問這些德國學生,「你們高中的歷史課是怎麼上的?」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風起的時候,我獨自走在中大的校園

獨自走在中大的校園,彷彿隔絕於周遭的喧囂
離午後一點差一刻,成群結隊的學生趕著去教室
笑著、喧譁著,很容易分辨出誰是新生
百花川的街口熙熙攘攘
川流不息的是新鮮人的青春

或者我看到的是,自己那一去不返的歲月?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日本,一個曖昧的國度

余杰 著
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

第一次在書店被這本書吸引,除了書名本就令人好奇,另一個因素是它簡潔素雅的
設計:全白的封面上,就只在當中一個紅日,紅日與白底間鑲嵌著書名與作者,就
這樣而已──比起台灣坊間書皮越來越花花綠綠的過當設計,簡單卻別出心裁。

當然,對於一本以日本為主題的書籍,這樣的意象也是再恰當不過的:不但對方的
國旗就直接化身成封面,也點出了這個民族精緻而崇尚美感的文化特色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七月之際的京都正值炎夏,悶熱的程度不輸台灣。扇子成了許多當地人
或觀光客手中必備的武器。現代大部份人拿的,都是那種好像坊間補習
班發的便宜圓紙扇,實用大於外觀;不過幾百年前的仕女可就講究多了。

京都的手工扇子精美典雅,從平安時代起便是上流貴族文化的象徵,到
了今天依然享譽全日本。我覺得,如果想帶點京都的特產送人,扇子是
很適合送給女生的選擇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一個德國人的故事:哈夫納1914-1933回憶錄
(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. Die Erinnerungen 1914-1933)

Sebastian Haffner 著
周全 譯
左岸文化 出版

這是一部很特別的回憶錄。它的高明之處不在於預言了、或真正挑戰了什麼;
而在於作者能敏感地、傳神地記錄他那個時代的氛圍,使得後世的讀者也能親
臨其境般地感受並理解那個不可思議的時空。

作者哈夫納(1907-1999)是德國知名政論家及歷史作家。1914年第一次世界
大戰爆發時,他正值七歲的童年。他與他同時代的德國人們皆經歷了歐戰、德
國革命、經濟恐慌、風雨飄搖的威瑪共和,並目睹了納粹黨的上台及德國一步
步納粹化的過程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鴨川畔的京都最是繁華。尤其在四條通與鴨川交會的大橋上,人來人
往。靠東山的橋頭一端,華麗的祇園南座(日本現存最古老、且仍持續
演出中的藝妓劇場)就俯瞰著人潮。人潮中,穿和服走過的男男女女點
綴著,傳統與現代在此毫不突兀地兼容並蓄。

鴨川畔的京都卻也最是清閒。四條通與鴨川交會的大橋旁,有路直下
至川上的堤岸。堤岸將這段鴨川分成了兩部份,靠內的一側水淺流緩,
許多小孩直接光了腳跳上跳下;而我,也入境隨俗,脫了鞋捲起褲管,
坐在堤上享受這盛夏中難得的清涼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北野天滿宮,牛與梅花之地。

天滿宮在日本就像是中國的孔廟或文昌帝君一樣,它供奉學問之神─菅原
道真。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時代有名的學者,年僅三十三歲便成為文章博
士;傳說他當年遭讒言而被貶謫至九州時,抑鬱之下所寫的詠梅詩,竟驚
動天地,讓京都的梅花都跟著他飛到九州。

菅原道真後來在九州去世。他的學生以牛車運載老師的遺體,沒想到牛車
走到一半就停下不動了。學生們在當地建廟祭祀,這便是天滿宮的由來。
而時至今日,日本各地都有天滿宮奉祀這位大師,也成了考生們在大小考
試時,前往祈願金榜題名、學問高昇的名勝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京都產的陶瓷器在日本是有名的。來到了三年阪,不能不帶件清水燒
回去。

沿著狹小古意的石階拾級而下,兩邊盡是矮小的老店,令人眼花撩亂
的陶瓷器成堆羅列在屋簷底。隨意闖進一間"松韻堂",殷勤的歐巴桑
走近招呼,不知道待客的熱情、還是一連串的日語,哪個比較令人難
招架?我無奈地用英文解釋我不是日本人。她問我來自哪裡,我則請
教她哪些是用作清酒的酒瓶?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日語的"居酒屋"叫"IZAKAYA",老是想把這個詞記起來,卻老是忘記。

外表痞痞、卻非常熱心活潑的東大同學矢田君,應我們要求,帶咱們去居
酒屋見識見識。多虧了矢田同學,不然光靠我們幾個日語不怎麼通的異鄉
客,沒辦法有這種體驗道地日本生活的機會。

居酒屋其實就是日本傳統的小酒館。不過它擁有半開放式的隔間設計、與
昏黃柔和的燈光;雖然四周嘈雜喧囂,卻能營造出一種隱密溫馨的感覺。
這裡真適合三兩好友談心說笑、消磨上一整晚,避開喧擾的塵世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我在這裡找到了安詳與寧靜。
第一次進歐州的教堂,就被裡面莊嚴的氣氛震攝。
時間彷彿凍結在此,經過了八百多年都未流動。
耳邊好像迴盪著中世紀的吟詠歌聲。
我在歐州發現的第一個美麗的教堂。

                相輔 2004 8/8 LUFTPOST


如果說,第一次的經驗總是最特別,不管是不是最好,或是帶點酸甜苦澀。那
麼,我很感謝我和歐洲大教堂的第一次邂逅,就留下這麼美好的體驗。

來德國之前,歐洲的教堂建築之美就已名聞遐邇;來了德國之後,才發現宗教
入人之深。德國大大小小城鎮鄉村,只要有居民的聚落,都一定有教堂的存在。
在這裡,宗教不單純是信仰,更是融入生活,成為心靈。幾世紀以來的歐洲人
,把他們的宗教情懷、歷史文化等傳統心靈,全濃縮在教堂了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從我在Bad Godesberg的家,走路只要十五分鐘,就可以到萊因河畔。和西
歐第一大河比鄰而居的感覺滿好玩的。事實上我這一趟流浪,大部份的行程就
沿著萊因河流域,從波昂到海德堡,說是萊因之旅也不為過。

有人將萊因河比喻為德國的"命運之河",這句話一點也不錯。她雖然不是發源
於德國境內,也不在德國出海,但中間最精華的地段都獻給德國了。從羅馬時
代開始,羅馬軍團就沿萊因河與蠻族爭戰,最後劃河為界,一渡過萊因河東岸
就是未受帝國教化之地了。華格納的"指環"系列樂劇,浩浩蕩蕩地描繪出英雄
齊格菲與萊因黃金的史詩;兩次世界大戰,德軍的軍歌唱得最響亮的也是"保衛
萊因河"。萊因河,德國的命運之河,浪漫主義的故鄉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歌德學院在報到當天發給我們的Bad Godesberg區域小地圖,是我這趟流浪
中拿到的第一張地圖。上面有以Bad Godesberg為中心,方圓五公里的大小
街道,還有距火車站二十分鐘腳程內範圍的詳細放大圖,折疊後可以塞進口
袋,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流浪者而言,這簡直是張自助旅行入門的藏寶圖。
  
於是,帶著地圖,繫好鞋帶,背起背包,是我流浪期間最熟悉的節奏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先從我住的地方談起好了。

我在波昂的住址,座落於Konigsplatz與Durenstrasse的交叉口,離Bad Godesberg
火車站只有十分鐘步行路程,離U-Bahn就更近了,五分鐘就到。很難相信只要
走五分鐘的路,我馬上就能到當地最熱鬧的商圈;相對地,不過隔鄰了兩條街,
立刻就能遁回步調有如靜止的寧靜住宅區。

這棟大房子共有三層樓,外表是巴洛克式的裝飾風格,很特別的是有個聳入天
際的洋蔥尖頂。這種洋蔥尖頂很像南德巴伐利亞那邊的形式,在波昂很少見到,
我懷疑當初建這房子的建築師說不定正來自巴伐利亞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這次的德國流浪記,我在波昂停留的時間最久。因為所參加的語言課程地點
便在波昂的巴德戈得斯堡(Bad Godesberg),我在這個鄰近波昂的小鎮住了
三個多星期。可以這麼說:我待在德國的日子,最後四天是在自助旅行,而
前面這三個多禮拜,則是在生活,在波昂這個異鄉的城市生活。

在這段時間,拜便利的U-Bahn(地鐵)所賜,我逛了波昂市區好幾次,甚至
跑到更遠的大都會科隆。波昂、科隆這個「雙城記」,構成了我此趟德國行
大部份的回憶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余,本名余孟勤,哲學系學生,初登場時為研一。

無論從什麼角度看,大余都是這群聯大精英中的佼佼者。他深得師長企重,考
研究院時,先生們是全體投票通過錄取;在同儕間也深具威望,品學兼優,人
人都得豎起姆指「此,我校之千里駒也!」。在茶館的那次聚會,小童介紹大
伙給一年級兩位新生認識,薛令超便說「我們早知道余孟勤。」小童的回答甚
妙:「你們光知道名字。至於這三個字後頭有多少智慧,還夠你知道半天的呢
!」一語道破大余在聯大的地位。

hsia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